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,我国农业生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挑战。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中明确指出,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。农业机械正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,构建起覆盖灾前预防、灾中应急、灾后重建的全链条防灾减灾体系。
一、构建灾前防御屏障
农业机械能够开展精准化作业提升农田防灾抗灾能力。深松整地机械使30-40厘米耕作层的土壤蓄水能力提升20%以上,能够有效应对干旱来临。激光平地机将田面平整度控制在±2厘米内,方便均匀灌溉。植保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感器能够提前发现多种病虫害迹象,试试针对性的防治。智能监测系统实时采集土壤墒情、气象数据,能够动态实施灾害预警。
二、畅通灾害应急通道
在灾害应对环节,农机装备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。履带式收割机采用全地形底盘和柔性扶禾装置,在倒伏角度较大的麦田仍能保持较高的收获效率。遇到水灾时大功率的水泵、排水车等设备能够快速排除田间积水,缩短农作物受淹时间。旱情严重时应急灌溉系统集成物联网技术,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,可在三天内完成万亩农田精准补水。高地隙农机产品能够适应特殊条件下的农田作业。烘干机能够及时对潮湿的作物进行及时烘干,确保粮食作物颗粒归仓。
三、实施灾后生产重建
农机装备为灾后复产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。履带式拖拉机、旋耕机等在多雨、泥泞的灾后环境中,能够稳定高效地开展翻耕作业,为后续播种创造良好条件。高速精量播种机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播种,确保农作物按时种植,减少因灾害导致的种植季节延误。变量施肥机根据土壤检测数据,精准调节施肥配比,实施精准作业。随着自动驾驶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应用,农业机械正从单机智能向系统智能跨越,为灾后重建提供了科学系统解决方案。
面向未来,农业机械的防灾减灾功能将向智慧化、系统化方向发展。通过构建农机大数据平台,实现灾害预警、资源配置、应急调度的智能化决策,为粮食安全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科技防线。